中高考一结束,就有很多家长纷纷打来电话,咨询我志愿填报事宜的同时,嘴上总带一句话:
你看看人家***家的孩子,学习那么好,还用操我这样的心?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看到的是:
# 家长们为孩子的事真是操碎了心
# 生养孩子似乎是家长人生中的KPI ,孩子稀里糊涂成了很多父母的一个任务指标
# 别人家生的孩子是骄傲,自己生的是麻烦
# 眼里始终没有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看到的就是一堆麻烦事儿
# 孩子的人生大事,父母用自己喜欢的、认为负责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不仅接收不到,还被剥夺了选择权。两厢皆不欢喜
#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多少感情的链接?父母面对孩子时是否怀有对这个生命真诚的尊重?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以上的感受,您是否持续已久?
不由地,我开始反思自己:
有时候,儿子被老师或者家长“投诉”了之后、女儿成绩不好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发出“别人家的孩子真好”的感慨?
我是不是也常常无限度地扩大孩子的缺点,总是很难发现孩子的优点?却总是盯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无限畅想和羡慕?
别人家的孩子有标准吗?
是谁定的标准呢?
别人家的孩子真实的全貌,您看到过吗?
您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孩子多少个优点?
您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知道孩子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的哪一类家长?
也许,
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是自己抬高的
也许,
我们已忘记了其实每个孩子都各有千秋
前几日,突然收到母校校长(我一直称其为“王老师”)的微信留言:“告你一个好消息,咱家妞妞博士毕业了,已高薪聘到***国家级研究所。她收到了好几家单位的OFFER,最终城市和单位是由妞妞自己选择的……”
记忆瞬间拉回很多年前——
王老师是我中学时同年级其他班的数学教师,我工作后分配回母校工作,作为校级领导的他,一路带领我从初踏讲台的小白直到学校管理层。在母校工作的十几年,我眼里,王老师的事务十分繁重,他爱人也是我们学校最敬业、最认真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夫妻俩平日里都十分忙碌,但是他们夫妻俩总是乐呵呵的,且十分谦逊。他们的女儿妞妞小时候是请保姆照料为主;上了小学,放学之后就常常在我们办公室写作业,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玩耍。时间虽然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但那个大方、活泼、懂事又机灵的妞妞依旧在我的记忆里。
记得妞妞读硕士期间,有一年暑假回来,还常常跑到我们学校协助我们整理一些行政材料的杂事,做事有条不紊的,效率极高;她嘴巴很甜,情商极高,高挑的身材,一袭长发,知性优雅、大大方方;有时候,会调皮地从我的身后揽住我的腰身,顽皮地撒一下娇;每每干完一项工作,总是笑眯眯地喊我们“姨儿,还有啥工作我能帮忙的?”用她爸妈的话来说,妞妞是当代很有趣味的知识分子。
妞妞也许就是很多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吧?
但是,作为熟知妞妞成长的一位旁观者,九零后的成长,并非经历了很多家长想象中的被“鸡”过。
她的成长,简简单单,快快乐乐,踏踏实实 。
寒暑假,妞妞是在老家村子里,由爷爷奶奶带着玩的;从小到大,妞妞没有报过兴趣班,但并没有影响她的情趣、兴趣爱好、社交以及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妞妞不算多才多艺,但也称得上优雅大方、乐观热情;妞妞的初中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考入省一类重点高中后,成绩并非一直拔尖,高考当年成绩和院校选择不够理想,经历了复读之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的本科院校,再之后硕博连读,一路走到今天。包括事业观和爱情观,妞妞很有自己的主张,她的眼里时时闪耀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
我和王老师开玩笑,你们是不是悄悄背地里下功夫、“鸡过娃”没告诉我们?要不就是你们基因太好了?
王老师用和妞妞完全一样的灿烂微笑回应我:
哪里有?非要说我家庭教育的成功点,那就是妞妞从小到大都很喜欢和我聊天,即使现在二十大几了,依然喜欢和她老爸聊;再一个可能就是‘格局’两个字吧。凡事往长远处看,从大处着眼,不必纠结眼下和小事;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要婆婆妈妈的,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养成好的习惯;平等的、理性的、理解的教育才是对一个生命的真正的尊重。
过去,我觉得王老师是热情、大方、灵活而狼性的,与他聊了妞妞的事后,我觉得,他的教育智慧更加散发着光辉。
那,我们如何成就自家的好孩子?
● 做孩子最信任的沟通对象
● 不要忽略自己孩子的优势
● 从现在开始,发现及发扬自己家庭已习得的好的家风和家庭教育经验
● 如果你现在很烦(焦虑),请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玩耍
● 静下来时,可以和孩子共同梳理一份你和孩子责任界限的约定,你和孩子的能量会超乎你们的想象
● 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你看到什么,孩子就会感受到什么
● 你若安宁,孩子自会安定
● 尊重孩子不是用来说的,是做给孩子看的
● 一个健康、自主、积极向上、内心充盈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
以上,就是你们家最好的基因
图&封面/源《阳光家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