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 公众号 搜索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新闻中心 学部专栏 家校沟通 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祖辈的言传身教,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点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52 2022/12/22

微信图片_20230104175358.jpg


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为做人。好的家风,才是谁也夺不走的传家宝。


《人生第一课》里有段话,发人深省:家风,不是教科书,不是课堂,也不是父母时刻的耳提面命,更不是挥舞的棍棒,但它却像空气一样,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参透力,影响力往往胜过其他有形的教育手段。好的家风可以如春雨润物无声。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耳熟能详的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和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社会美德,传承了精神力量,撑起了民族脊梁。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爸妈很忙,我就在外公家长大,外公那自律、勤劳的形象,如同一座棱角分明的雕塑,刻在我的心上,至今历历在目。


外公出生的那个年代买不起钟表,不管天晴下雨,外公就像自带钟表一样,总是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午休,我很惊讶外公这精准的生物钟,当我得到第一块手表的时候,我就用我的手表记录了外公每天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再出门,连续记录5天后,我发现他的生活行为所用时间,前后不差五分钟,母亲说那是因为外公会推算时辰和甲子。


母亲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年代,那个时候,没什么吃的,经常饿死人。集体公社不允许私自种地,为了一家人不挨饿,外公悄悄在山顶开荒,偷偷种粮食,在同村人眼里,外公家的孩子长的有红似白,没有一点闹饥荒的痕迹。

在我记事时,已经开始“大包干”了,外公干劲更足,没日没夜在地里劳作。印象中外公除了过年那几天会休息,其余的时间从来没有停过,晴天的时候在地里忙着,下雨的时候在家修理准备干农活的工具。外公家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长的好,就连每年杀年猪都是村里热点,大家都在关注外公家又杀了多大的猪, 今年又收了多少的粮……


尽管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粮食也越攒越多了,可外公时刻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停的在屯粮食,家里打了很多粮柜,每个柜子都装得满满的。每到盛夏来临,外公就让我和外婆一起,把柜里的粮食全部搬出来,在道场上晒一遍,等粮食晒到滚烫滚烫的时候再收回去,一晒就是好些天才能晒完,那场面真叫个壮观,外公说这样晒过的粮食,可以放好多年不会坏掉。


外公经常说“只要勤劳能干,就是个有出息的人”“做人不能走歪路,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母亲和两个舅舅都很有出息,七十年代,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好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外公家已经培养了一个从政、一个从商、一个从医的三个“文化人”。


二舅在市里上班,离家远,每一年回来一次,他一直是外公让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外公面前,二舅的坐姿永远是端端正正两腿并拢,双手平放在腿上,外公说话,二舅总是轻声和着。和外公一起走路时,二舅总是走在后面呵护。外公说:“百善孝为先,你们都要好好地向二舅学习。”


外公家吃饭也讲规矩,没有客人在时,盛的第一碗饭一定是外公的,晚辈们无论是谁,都要双手端着饭递给外公,外公也会双手去接,桌上的菜必须是外公先动筷,之后晚辈们才可以开始吃,如果谁在菜盘里挑来拣去,外公就会严厉地批评,吃完饭的碗一定要颗粒不剩,外公总是唠叨:你们没有饿过饭,不知道粮食来得不易,要珍惜,勤俭才能养德!


小时候我因为不记得外公的这些习惯,光端饭这件事上,来来回回跑过好多趟。外公说我是他的孙女,是晚辈,要双手给长辈端饭、端茶。当我双手递给他东西,他也会双手接过,微笑以示嘉赏。小时候我爱吹口哨,外公只要一听到就会提醒我,不要像个假小子一样,我赶紧闭嘴一溜烟儿跑开。我喜欢一个人坐一条板凳,然后把双腿放在凳子上,外公只要一看见就会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平常大人们都忙着,只有吃饭的时候才都在家,所以我总是有很多问题要问,外公就会说:“吃不言,睡不语,这些你们都得记住……”


外公家总是客人不断,过路的人只要认识,总是会打声招呼,递上一支烟,到了饭点,就留客人吃饭。旁边的邻居时常串门,外公总是热情迎接,他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才是好……外公的规矩总是说不完。


小时候觉得外公的规矩可真多,长大后才明白,外公的言传身教,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点,滋养着后辈们心中的幼苗,他影响了母亲这一代,也给孙辈的我们打下深刻烙印,成为我们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有一次,孩子在路上捡了一个钱包,回来就告诉我:“妈妈,我发大财了。”我立即批评了她,捡来的东西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不可据为己有,更不可抱着“这就是我的”的思想。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问心无愧的收获。她最后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合适,并把钱包交给了附近的失物招领处。处理完这件事后,她如释重负,和我说道:“妈妈,我现在感觉好轻松啊。”我竖起了大拇指,对她微微一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好家风的家庭是一个故事,十个好家风的家庭,就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个好家风的家庭,就能形成好的社风,好的国风。传承优秀家风,会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去和谐幸福,也必定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输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0.jpg

上一篇:爸爸&青春期男孩教育 下一篇:12-2 育儿路上的成长语录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教指南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教指南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昌润南路(新一中对面)

电话:0635-8807118 邮箱:lc-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聊城北大培文学校 京ICP备17062012号-3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