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 公众号 搜索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新闻中心 学部专栏 家校沟通 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不愿意,怎么办?“拒绝”哲学的两个原则,请这样教孩子丨阳光家长学院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061 2021/05/15

“好吧”

“我都可以”

“你先用”

……


不懂得怎么拒绝别人,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答应别人的要求,最后导致自己对此事后悔不已。


这种事情如果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很容易被他人左右,可能变得越来越没有主张。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学会拒绝别人也是独立性的一种体现。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教孩子合理、恰当地说“不”呢?

1.png


01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诺诺的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带女儿诺诺在外面玩时,无论是吃的还是玩的,她都要求诺诺要大方地跟别人分享。


有一天,诺诺在玩她最珍贵的一件玩具——姑妈从国外寄来的芭比娃娃,这时候有两个小女生走过来,其中一个试探着问诺诺:“ 能让我们玩会吗?”诺诺犹疑了一下,还是把玩具让了出去。谁知那两个小女生拿到了娃娃,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全然忘了诺诺的存在,诺诺站在边上,讪讪地看着她们,一言不发,好像那玩具本就不属于她......

2.png

看到这一幕,诺诺妈无比心疼,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自己在要求女儿大方分享的时候,从来没问过她的感受;女儿的人缘看起来很好,可玩到最后她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在女儿的字典里,似乎没有“拒绝”这个词语.....



02

 为什么要教孩子学会拒绝别人?


中国礼仪讲究“恭敬谦让”,我们常常像诺诺妈一样教导孩子要乐于助人,告诉他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见不得孩子有任何“自私”的行为,强迫他做不情愿做的事情。


殊不知,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而轻视自己的需求,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


过分在意别人会不会不高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来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伤害自己,长期以往,容易演变成“讨好型”人格。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德勒曾说过:

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们教导孩子“让”的同时,殊不知,“不让”也是一门重要功课, 想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教孩子学会拒绝,这一课不能缺!



03

“拒绝”哲学的两个原则,请这样教孩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我们害怕得罪他人或者别人为此不喜欢自己,所以学会拒绝别人前,首先要教导孩子端正好心态。


一位知乎网友分享了拒绝别人的两个原则


1.无敌意 

 2.无羞愧 



无敌意

你拒绝的时候,只是因为这个事情你的确不想做或者做不来,而非对他人有任何负面评价。无敌意还包括如果他被拒绝的时候表达了愤怒,你也明白,这是人被拒绝的时候正常的反应,并非他真正想攻击你。所以你大可不必启动防御机制,也不用因此对他表示敌意。


无羞愧

你的拒绝是因为你有自己的需求或者别人的要求太高,而非你自己无能或亏欠别人什么,所以你完全不要觉得羞愧。无羞愧还包括别人被拒绝后,会羞辱或者鄙视你,你也明白,这是人被拒绝时的正常反应,不要被这种评价影响。

3.png


表达拒绝,先从肢体语言开始

比如,小朋友抢夺你的玩具,你可以摆手表示不可以;遇到别人侵犯自己,可以双手交叉,做出拒绝的姿势。

4.png


这样说“不”,别人不难受

英文中的一种说法,叫“I would love to,but……”,意思是:我很愿意,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无法答应你。这种拒绝的方法,比较委婉,被拒绝人易于接受。比如:

“我很想让你玩,但我还没玩够。”

“我很想借给你,但我现在也没那么多。”

再进一步引导孩子,这种方法表达拒绝后,如果以后你愿意帮助或者满足别人,可以告诉对方一个具体时间。比如:


“我很想让你玩,但我还没玩够。过半个小时,我玩好了再给你玩吧!”



说出真实感受,

也是表达拒绝的恰当方式

我们之所以拒绝别人常常是因为不能做到或者不喜欢某件事,并非针对对方,这点在表达时要真实地讲出来。


比如有个小伙伴在分享零食,可是自己又不喜欢吃,怎样拒绝既不让他尴尬,又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可以这样说:


“看起来还不错,可是我不喜欢这种口味,谢谢你哦!”

5.png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美] 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我们对人类智力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

 

作者利用大脑与行为科学的突破性研究,说明了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普通智商的人表现出色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律和同理心,它们不是天生固有的,却能为我们提高智力另辟蹊径。情绪智力成形于我们的童年时期,但可在成年时期得到培育和加强——这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益处。


《拒绝情感勒索》

李娟娟


本书作者援引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我们直观呈现和深入剖析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勒索现象。作者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发掘情感勒索者与受害者的心理、情感勒索的惯用伎俩和危害,以及摆脱情感勒索的策略,帮助我们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真正轻松而又温暖的爱。


《园丁与木匠》

[美]艾莉森·高普尼克


本书带你走出传统“让孩子成才”的教养误区,告诉你养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体的教养方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真正的高手父母,都懂得为孩子搭建成长生态。《园丁与木匠》直击当代父母焦虑的核心根源,给你教养思维的全新升级。

爸妈茶话会

生活中,你经历过或者听到过孩子们哪些高情商的拒绝小技巧,快来互动留言告诉我们吧~


北大培文推文末.jpg

上一篇:我的引导和要求适合孩子吗? | 阳光家长学院 下一篇:如何打开青春期孩子的“话匣子”?丨阳光家长学院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教指南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 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 特色教学 特色课程 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幼教部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 家教指南 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 在线报名 招聘信息 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昌润南路(新一中对面)

电话:0635-8807118 邮箱:lc-pkupw@yango.com.cn
版权所有@聊城北大培文学校 京ICP备17062012号-3 DESIGN BY: HUUDON